图片1


在新冠病毒爆发初始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增加了 25% 。
后疫情时代,技术手段如何赋能缓解心理压力?



疫情之后

谁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严重?

随着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面临着情感、职场、家庭等社会现实压力的同时,还需承担疫情带来的长期不确定性和惯常生活被打破所带来的损失感。


后者常常是引发情绪困扰甚至精神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女性与年轻人首当其冲。


女性的生活状态相比男性更容易受疫情影响,因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在社会部门(如服务行业、零售、旅游和酒店业)就业,而这些部门在疫情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和减少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背景下所受的打击尤为严重。在 2020 年 4 月- 6 月期间,美国女性的失业率比男性高出两个百分点。


图片1

与此同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就业于非正规部门,从而因为薪水不受官方监督而导致收入和社会服务保障不稳定。在哥伦比亚,由于当局封锁经济活动,女性贫困率上升了 3.3% 。

图片1


此外,女性在家庭中往往还比男性承担更多无偿家庭事务,如照看在家上网课的孩子与针对脆弱高龄父母所做的防御性措 施。

即使在封锁措施取消后,女性仍然会遭遇母职惩罚。对于育有至少一名 6 岁以下子女的父母,男性重返工作岗位的几率比女性高出约 2 倍。

而对于青少年而言,线下学习的暂停、社交隔离、家庭经济危机、家庭产生的疾病或损失,都在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行 为。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统计,截  2021 年,37.1% 的学生在疫情期间产生较差的心理健康问题。

除此之外,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习惯。 据澳大利亚酒精和药物基金会(ADF)的调查发现,即使社会限制解除后,25% 的澳洲人饮酒量仍然比疫情前要多。

有孩子的家庭是酒精摄入量增加最多的家庭。 「人们一直在使用酒精和药物来面对持续的限制和疫情下的失业、焦虑、心理健康问题和失去社会联系」,ADF 执行长拉洛尔(Erin Lalor)表示。

图片1

心理健康问题若未被及时发现与干预,将会逐步形成抑郁和焦虑障碍等精神疾病。一方面影响社会正常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疾病的治疗与看护同时会消耗大量社会资源,并为患者和家庭造成负担。 据了解,在我国,精神障碍造成的疾病负担在过去三十年中上升幅度超过 50% 。


远程、数字:
技术赋能心理健康治疗

而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社会流动性变缓,人们开始逐渐习惯更频繁地利用技术手段辅助工作与生活,通过技术缓解心理压力也成为其中一种方式。

那么,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哪些协助解决心理压力的可选项呢?

 1.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方案在疫情隔离期间体现出优势性,医生可以通过电话或网络平台与患者沟通,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或给出治疗建议,患者可以足不出户通过视频的方式完成心理咨询。利用通讯和互联网平台提升心理与精神服务对患者的可触达性


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关于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的通知》,要求省级或地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协调当地心理热线,并开通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结合本地公众需求提供 24 小时免费心理服务。

比如在黑龙江,全省 13 个市(地)已建立心理援助热线。卫生部门、高校、社区和协会等累计建立心理热线 200 余部,咨询辅导万余次。

而在近期的上海疫情防控中,各区也已开通线上心理服务,如松江区红十字上线「红十字心理援助」小程序,为群众提供 24 小时心理援助热线、24 小时心理咨询邮件等服务。

许多布局心理精神健康领域的企业也在积极开通线上咨询服务。

简单心理通过将线下三甲医院精神科医师服务资源线上化的方式,为患者提供精神科服务。患者只需要在网站中依据医师的背景信息进行选择与预约,便可以获得与精神科的咨询服务。

好心情自主开发的一套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诊疗系统,通过模块化、标准化的筛查量表,快速地初步得出精神健康疾病的类别,而后根据用户的健康状况匹配相应的专家提供服务。

 2.数字干预 

主要为以数字媒介作为根本干预手段,形式从简单的基于文本的程序、多媒体和交互式程序,到电子游戏、虚拟现实和生物反馈程序都已被逐步投入研究和使用。该手段的常见方式是利用数字方式(如 AI 与大数据)降低对医护人员协助进行基础心理干预的依赖,同时提升干预依从性。


Happify 提供 AI 数字咨询师,通过接入前期的评估,对适合的人群进行基于 AI 咨询师的治疗,使其可以摆脱人工咨询师来提供数字医疗方案与心理社区的服务。

在评估完成后,患者可以通过玩游戏(如通过点击打掉写着负面情绪的气球)和完成计划(如给一个朋友/家人设置一个传递快乐的方式并执行),达到逐步降低负面情绪的效果。 据 Happify 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款产品可以改善实验对象 25% 的焦虑和压力状况。

图片1


数字音乐、电子游戏:
新媒介,新新干预手段

除去向外寻求心理帮助以外,还有哪些方式可以让人们自行使用技术进行心理调节呢?

丁香医生《 2022 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 91%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而只有 30% 的人实际确诊,这意味着大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群体需要的只是更日常、更便捷的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排遣负面情绪。

实际上,数字音乐、电子游戏这类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轻量的,并且不需要依赖他人便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取的媒介手段,可以为缓解大众情绪困扰起重要作用。

 1. 数字音乐 

音乐 已被多样研究证明具备缓解压力、降低焦虑情绪、提升心情的作用;而数字音乐可以以更便捷和低获取门槛的形式为更多人提供调节情绪的帮助。
在许多围绕音乐疗法的研究中显示,参与者表示音乐疗法可以让其获得更多动力和满足感,因为音乐本身提供了一个更有活力的、动感的以及更使人享受的环境
LUCID 是一款可让患者通过软件引导自行使用的音乐治疗软件,在基于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通过聆听定制化的音乐片段,可起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结果显示,一段 24 分钟的音乐诊疗可以平均减少 16% 的身体性焦虑。
图片1
2.  电子游戏 
抑郁症状常常与弱连接感、孤独、社交隔离、丧失心理依赖感等因素相关联,而已有研究证明,通过分散玩家的注意力、在游戏中提供接纳感,或是灵活地重塑大脑刺激物,是有效的抵抗抑郁情绪的方法。
而最新研究显示,在线休闲游戏(涂色游戏)也是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手段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席居哲团队与复旦大学钱学胜团队携手,基于中心产学研合作企业波克科技的在线填色商业游戏「Art Coloring - Coloring Book & Color by Number」展开研究。
本研究基于此游戏,开发了一个基于 4 种具备科学证据的图像类型(敬畏、粉色、自然和蓝色)的在线干预包。在 2021 年 1 月 2 日至 2 月 27 日的研究和干预计划期间,玩家需要对「敬畏、粉色、自然和蓝色的图像完成四轮进行填色,或者对毫不相干的图片完成四轮填色;与此同时,玩家需要在干预前一周、每一轮填色完成后,以及干预计划完成后进行评估任务。
图片1
最终,总共有来自 31 个国家 / 地区的 1390 名玩家回复响应并完成了至少 1 项额外的评估任务。
结果显示,干预组(完成至少一项实验填色)的主观幸福感(SWB)显著高于对照组(未完成任何实验填色) 全部四种类型的图片涂色的玩家在提升主观幸福感方面几乎有显著改善,焦虑感也显著降低。
这项研究首次调查了在线涂色干预对新冠疫情期间心理健康的影响,数据表明,在线心理干预(如填色游戏)能够在这一特定时期可对心理健康的调节起积极作用。

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日臻成熟,在线形式 的可访问性、娱乐潜力和公众接受度等优点,让游戏能够在极大程度上赋能心理健康的诊治与改善。

而除了游戏公司,科技、互联网、传统医疗行业等各行各业都可以基于自身发展 情况 激励更多数字化创新,利用自身优势,联动可利用资源,以预防和改善公共事件所引起的社会心理问题,在全球性危机面前采取更积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