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9 日,由探针资本、MSC 咨询、华谷研究院主办,中伦律师事务所、哲企家、善经济联盟特别支持,动脉网合作的「合成未来 · 携手领航——2024 生物制造产业研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顺利举办。
在本次活动现场,我们邀请到了十余家合成生物学不同赛道的优质创新企业,吸引了百位来自包括温氏集团、华大集团、VIVAIA 等在内的产业方以及投资机构、政府代表出席参与。
我们也将现场嘉宾分享的核心内容记录了下来,以下是文字部分:
*谭亚幸(MSC 咨询创始人兼 CEO)
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成为全球企业实现长期增长的关键,不仅帮助企业满足合规要求,还能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投资者对企业在 ESG 方面的负面事件容忍度降低,而积极采取行动的企业更易获得投资青睐。目前,已有超过 4,300 家机构签署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PRI),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121 万亿美元。
ESG 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尽相同。有些企业是为了降低合规风险或提升评级,部分甚至采取了激进的做法来超越竞争对手。虽然这些目标无疑是 ESG 战略的一部分,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希望企业可以透彻理解 ESG 对其业务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寻找未来增长的机会,而非仅仅满足外部压力。
从增长视角来看,系统性的 ESG 践行可以帮助企业直接增加与目标客户(及更多潜在客户)的有效链接,并提升业务合作的沟通效率,赋能业务可持续增长。
企业需要面对全新且复杂的地域和政治环境,各个核心利益相关方将发生极大变化。如果孤立地看待来自各个相关方的挑战,企业将难以把握根源问题和潜在寄语,甚至可能重复投入资源,而最终未能实现有效突破。
因此,系统性的 ESG 战略将帮助企业综合多元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实现外部的合规风险防御和内部的商业机遇增长,从而「一举多得」地实现企业内外全局受益。
以 PHA 材料为例,我们通过行业识别抓取下游场景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结合案例研究与需求分析,最终产出聚焦的可持续方向。
ESG 战略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不内卷增长」,因为它不仅仅是完成合规任务,而是一个推动企业长期发展的系统性战略,为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避免恶性内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伦知竞(哲企家 CFO)
伦知竞结合多个案例,分享了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创新及科技(I&T)领域的激励政策和支持措施,强调通过研发资金投入和政策激励推动香港成为全球创新科技中心。
他的分享涵盖了研发资金的投入计划、长期发展蓝图,以及针对人才培养和初创企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为香港提升在全球创新科技领域的竞争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主题分享 03
中国生物制造企业出海的贸易争端
*袁培皓(中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中国生物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日益内卷的背景下,出海已成为重要的战略选择。出海架构通常分为三类:
- 产品出海模式:包括直接出口销售模式和供应商合作模式,企业通过境外批发商、经销商将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
- 资本出海模式:包括小红筹模式和 VIE 模式,通过设立离岸公司(BVI、Cayman 等)进行资本运作,境外投资者通过这些结构参与企业。
- 业务出海模式:通过设立境外子公司或新建项目公司,企业将生产基地或业务重心移至境外,既可以通过新设或并购的方式进行业务扩展。
在出海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点。生物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而知识产权风险,尤其是专利和商业秘密的泄露,可能导致竞争优势丧失和研发投入的损失。此外,商业秘密泄露还可能增加法律风险,损害企业商誉。因此,确保商业秘密的保密性以及技术和经营信息的有效保护,是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立足的关键。
技术信息:与技术有关的结构、原料、组分、配方、材料、样品、样式、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工艺、方法或其步骤、算法、数据、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等信息。
经营信息:与经营活动有关的创意、管理、销售、财务、计划、样本、招投标材料、客户信息、数据等信息。其中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交易习惯、意向、内容等信息。
在全球化背景下,争议解决机制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常见的争议解决方式有仲裁、诉讼和调解。在选择争议解决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五个关键因素:可执行性、经济性、专业性、效率和中立性,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投资和业务扩展中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法律环境。
在此背景下,生物制造企业应通过合理的出海架构、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灵活的争议解决机制,确保其在全球市场中的稳定发展。
圆桌论坛一
中科翎碳、绿搏光碳、麦得发生物、海创生物、VIVAIA、华大共赢、高榕资本围绕「CCUS 绿色碳源、可降解新材料与合成生物技术的环保革命」展开圆桌讨论。
在生物制造的宏大背景下,「可持续」成为了关键主题之一。本次圆桌的话题围绕创新企业采用的碳捕获方式是通过何种路径与传统行业结合、行业巨头对可降解材料的看法以及资本市场在未来可持续材料赛道的布局等话题展开。
圆桌论坛二
基茵达生物、羿科莱生物、温氏集团、天择资本、高特佳投资、国投招商围绕「合成生物技术潮流下传统农业及动物营养健康行业的更迭」展开圆桌讨论。
嘉宾们深入分享了农业市场核心需求、突出变革以及投资视角下的农业+生物制造等内容,分析技术如何帮助农业从传统的依赖化学品和饲料模式,转向更加绿色环保的解决方案,将未来农业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项目路演
本次活动共有 5 个生物制造领域的优质项目参与路演:
- 中科翎碳:新能源驱动的电化学 CO2 利用合成生物平台
- 绿搏光碳:基于创新型微藻光碳制造的农业及食品合成生物学平台
- 海创生物:聚焦于抗衰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益生菌、药品等生物活性原料的微生态研发平台
- 麦得发生物:新一代纯生物基降解材料 PHA 及下游高值衍生产品企业
- 百葵锐生物:覆盖美妆、动物健康及农业产品的创新型蛋白质分子机器技术平台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产业化正在加速,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生物制造解决方案的日臻成熟,并在产业变革升级过程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我们坚定看好生物制造领域的投资价值和长远潜力。探针资本也将锚定更多细分场景,以市场需求及潜力为牵引,持续构建生物制造领域促进多方交流合作,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加速发展的创新生态圈。
——探针资本创始合伙人严晶晶
在 2024 生物制造产业研讨会上,我们围绕「合成未来,携手领航」的主题,共同探讨了生物制造行业的未来路径与创新发展。通过对行业趋势、技术突破以及全球化市场挑战的深入交流,大家对生物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果某个观点让你深有共鸣,或者你在现场有独到的见解与感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期待下一次在线上/线下场景与大家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