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新能源车企来说,供应链不只是成本问题,更关乎合规和市场准入。越来越多的法规、投资者审查,正把「材料从何而来」变成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而冲突矿产,这个听起来遥远的概念,正成为影响供应链安全的关键变量。你是否确定,自己的供应链没有埋下隐患?
为帮助新能源车企及其供应链伙伴理清这一议题,我们特别推出系列文章,围绕冲突矿产的本质、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深入解析。
本篇文章将先解答:冲突矿产究竟是什么?为何它正在影响供应链与国际关系?建立基本认知之后,我们将在第二篇从形成体系和实操执行的维度,探讨如何建立风险管理闭环能力。*本洞察来源于 MSC 与全球某智能电动汽车公司的合作项目
冲突矿产究竟是什么?
冲突矿产指的是那些在武装冲突、政治动荡或高风险地区开采的矿产,特别是锡、钽、钨、金(3TG)等矿种。这些矿产的开采、交易和销售常常与当地的武装团体、人权侵犯和环境破坏密切相关。
最典型的冲突矿产源自刚果和国(刚果金)及其邻国,这些地区的矿产常常被用于资助武装冲突,进一步加剧了社会不稳定和人道危机。
冲突矿产到底「冲突」在哪?
- 来源不稳定:冲突矿产通常来自政治动荡、战争和暴力冲突的地区,矿产开采过程可能加剧当地的社会不安定。
- 用途特殊:这些矿产常常被应用于高科技、能源、军事等领域,供应链对这些矿产的依赖使得冲突矿产成为供应链的风险点。

如何影响供应链
和国际关系?
1、供应链中断与不稳定性
冲突矿产的产业链涵盖了从矿产开采、运输、处理处理到冶炼和精炼等多个环节。在这一链条中,车企处于下游位置,主要面临的风险在于尽职调查不力而带来的合规压力,例如投资者质疑等。
对于车企来说,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中游环节,即对供应链冶炼和精炼企业的尽职调查程序进行确认和分析,并对他们是否遵守《指南》提出的尽职调查措施进行评估。

2.外部监管压力
各国目前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来自受冲突影响和高风险区域的矿石的负责任供应链尽职调查指南》(OCED 指南)为核心指南来制定本国对于冲突矿产尽职调查的政策文件,目前欧盟和美国已经推出强制性要求,欧盟对冲突矿产进口商有强制要求,而美国则对所有上市公司均有要求。

3、行业管理现状
从国际层面来看,特斯拉、极星等按照 OECD 尽职调查流程,出具单独的冲突矿产报告,依据步骤 1-5 分别披露相关信息并在附录罗列供应商数量及回复率、原产国清单、SoR 摘要等内容。但目前其他车企并没有很多出具类似报告,多为在 CSR 报告内的供应链模块进行相关阐述。
此外,一些国际领先的公司致力于改善其矿产供应链中的安全和人权条件。例如,宝马集团参与了多个全球倡议,如负责任矿产倡议(RMI),并自 2019 年初起在其中担任领导角色,以最小化钽、锡、钨和金的供应链中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4、投资者压力
全球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定义「合规」与「可持续供应链」的标准,冲突矿产问题成为投资者审查的重要指标之一。机构投资者、ESG 基金和评级机构越来越关注企业的供应链透明度,尤其是矿产采购是否符合国际法规和人权标准。。
对新能源车企来说,忽视这一问题可能意味着评级下降、融资受限,甚至被排除在部分国际资本市场之外。在资本流动高度敏感的当下,供应链中的每一个「黑箱」都可能成为投资者避险的理由。
2016 年,国际特赦组织发布调查报告,揭露刚果(金)钴手采矿行业存在童工、剥削劳工和极端危险的工作环境。报告指出浙江华友钴业的刚果(金)子公司产品是该国最主要的钴手采矿收购商,其产品被下游电池制造商用于生产锂电池,可能流入苹果、三星、大众等品牌的电池供应链。
事件曝光后,引发西方媒体和投资机构的强烈反应,多家跨国公司随即调整供应链,切断与相关供应商的合作,令华友钴业及其他在刚果(金)收购手采矿的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危机。
5、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影响
冲突矿产不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它还涉及到国际政治和地缘战略。电动汽车产业的关键矿产来源地,尤其是刚果金及其周边国家,是全球竞争和外交关系中的敏感区域。企业如果没有合适的应对策略,可能被卷入更大规模的国际政治博弈,甚至面临贸易壁垒或制裁。
总结
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冲突矿产的合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条文」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如何保持供应链稳定的实际挑战。你可能已经意识到,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正逼迫企业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是否「干净」。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实操角度出发,分享如何建立风险管理闭环能力。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深入的洞察,帮助你发现潜在的供应链盲点,在这个复杂和变幻莫测的环境中找到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路径。
面对这些隐形风险,现在正是采取行动的关键时刻。